解密:椰饮的爆款“密码”
“椰子类产品真的火!”陈英婕说,比起其他大多数原料,椰子、椰奶等一类原料已为消费者所熟知,其口感风味获得大众的喜欢和接受,符合当下年轻人的消费趋势。椰子的适配度也很高,在新式茶饮的创新应用下,能组合出更多的搭配,满足更多的消费者,随着渠道的拓宽,椰子类产品的普及率越来越高,“所以椰子类产品是一个好的品类,我们在这个类别的产品上,每年投入不少经费和人力,专设一个专业小团队在不断研发和创新这个椰子类产品。”
“当前现制饮品行业里,主要使用两种原料,一种是椰乳,一种是椰子水。最欢迎的是椰乳,因为其口味大众且成本较低。椰乳能火起来,最主要原因在于其在全国乃至全球有广泛的群众基础。椰子水的成本较高,目前,业内也培育出了如你好椰等椰子水的供应链品牌。椰饮大单品的走红,除了契合消费需求,也与供应链的完善、大品牌的势能强有关。”“啡停不可”创始人苏鹏杰说。
消费端的需求,倒逼生产端革新。茶百道方面称,当下消费者对于饮品的需求更加多元,更多细分赛道也在不断涌现大单品,消费端对于饮品新品类的接受度也更高。“这给椰饮品类发展带来更多机会。”
古茗有关负责人黄兆轶对于椰饮中的细分产品椰子水特别看好。“椰子水作为一种天然的电解质,随着消费者的健康意识越来越高,椰子水饮品在一二线市场的普及度也随之水涨船高,未来会是一个持续走高的发展态势。”此前,瑞幸的“生椰拿铁”面世,上架不到一个半月卖出42万杯,一年后卖出了1亿杯。生椰拿铁的火爆,彻底带“飞”了椰子饮品。
餐饮分析师林岳表示,椰子的确这几年在餐饮赛道卷起了风口,不仅是饮品,餐饮火锅也发现其踪影,主要原因是椰子本身具有很好的口感、味道和营养价值,更关键的是,它可以和不同食材混搭且毫无违和感,这种特性甚至比柠檬还百搭,所以但凡和椰子搭点边的,都比较容易成为爆款并获得市场和资本的青睐。
探讨:椰子饮品等于健康吗?
“我选择椰饮,因为它相比起其他的饮品而言,更健康。”“95后”广州女孩黄琳说。记者发现,与她有类似观点的人不在少数。在采访过程中,记者也见到不少椰饮专门店特别打出新鲜、健康口号。那么,椰饮是否与健康画等号呢?
但是,椰奶、椰汁、椰浆、厚椰乳则与椰子水不同,这些都是用椰子靠壳那层白色椰肉部分破碎磨浆,加糖与水调配而来。由于椰肉的脂肪含量高,因此,榨成椰肉汁后的脂肪含量也不低。值得注意的是,椰汁不等同于椰子水。
茶饮基底需要更多元的创新发展
总体来说,茶饮的创新主要围绕“底料”以及“顶料”二者。椰子风的兴起,正是一场关于底料即茶饮基底的创新。
在林岳看来,椰饮不仅是茶饮基底的革命,其延伸出来的创新空间还很大。但是不管从什么品类切入,最终还是要回归到茶饮“三要素”上去,就是口感、味道和营养价值,差异化可以通过不同食材的搭配、创意来实现,也可以用文化、故事来包装,因为消费群体需要新鲜感,喜欢猎奇,不断迭代创新本身就是“刚需”。
不管如何,椰饮的走红,都给行业以新启示,也对新茶饮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:发掘更多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原料基底,推动行业多元化健康发展。
虽带“椰” 各不同
1.椰子水:顾名思义,新鲜椰子钻孔取出的椰子水,可经冷冻作为生产椰乳的原料,也可直接经过杀菌、灌装得市场常见的椰子水制品。
2.椰浆:通俗而言称为生榨椰肉汁,即新鲜椰子肉榨取得椰肉汁,可经冷冻作为生产椰乳的原料,也可直接经过调配、杀菌、灌装得市场常见的椰浆制品。其脂肪含量可在15%~25%。
3.椰乳:市面常见为常温椰乳和冷冻椰乳,常温椰乳即以椰浆、椰子水等为主要原料经调配均质、高温瞬时杀菌、灌装所得椰乳产品;冷冻椰乳即以椰浆、椰子水等为主要原料经调配、均质、巴氏杀菌、灌装所得椰乳产品。两种产品生产工艺不同、储藏条件不同。其脂肪含量在5%~10%。
4.厚椰乳:从名称上看,厚椰乳应该比椰乳要更浓厚,但实质上厚椰乳在脂肪含量上与椰乳差异不是很大,其脂肪含量也在5%~10%,根据不同的配方与工艺可能有微弱差异。
文/图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曾繁莹
(部分图片来源视觉中国)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